2)第69章 日耕十亩,牛逼不?_大唐:开局忽悠李世民下副本屠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巨力啊?

  “翼......翼国公,你......你这臂力,末将佩服啊!”

  要知道,秦琼这会已经四十多岁了,早过了巅峰时期。

  然后,只见他单臂轻松举起犁具,李大亮不卧槽那才奇怪了。

  只见秦琼微微一笑,“不必惊讶,老夫这是遇上了大机缘,不可一般而论。”

  “大机缘?”李大亮一亮好奇的问道。

  秦琼偷偷指了指苏格,然后笑了笑,“皆拜国师所赐,你若有缘,也能如我一般。”

  李大亮整个都懵逼了,这苏国师难道真如传说之中一样,有仙人伟力。

  李世民虽然封锁了关于苏格的消息,尽量把消息控制在长安城范围内。

  但天下没有密不透风的墙,多多少少还是有人把消息传播出去的。

  可惜基本没什么人会信,一般都是把他当成神棍。

  比如李大亮这种,就没把苏格的传说当回事。

  甚至内心还很看不起他,以为这人就是靠忽悠上位的。

  直到今天,他突然意识到,这人好像跟自己想的不一样。

  就在他心绪复杂之时,秦琼拍了拍他的肩膀。

  “走,我们下田吧,我来挽犁,你来扶犁。”

  “是。”

  然后两人一起下了田,并慢慢的开始喊起了号子。

  “嘿咻!”

  “嘿咻!”

  “嘿咻!”

  李大亮在后面挽着犁,秦琼在前面拉着犁,两人默契配合,就这样愉快的干了起来。

  曲辕犁有个调节深耕和浅耕的作用。

  秦琼主动调节成深耕方式,因为他想最大限度的了解这东西的优势。

  但即便是深耕,秦琼也明显感觉到这曲辕犁是真的比一般犁具要省力许多。

  按照他心里的估算,这曲辕犁用人力拉,大约相当于耕牛拉旧制耒耜的速度。

  这样算来,那就真的是一件利器了,妥妥的兴农利器啊!

  秦琼和李大亮亲自体会了一把这曲辕犁的优势后,顿时高兴的合不拢腿。

  “翼国公,此犁当真是利器啊!”

  “是啊是啊,确实超出了老夫的预料,看来国师所言非虚啊!”

  “此犁比旧制的犁具省力了许多,耕地速度也快了许多,若是换成耕牛,当更省时省力。”

  “嗯,以人力来算,日耕五亩不成问题,西北贫瘠,此物若是用于关中,日耕十亩确实不在话下。”

  “此乃我大唐之喜啊!”

  “对对对,大唐之喜,大唐之喜啊,国师,国师......”秦琼开始朝着远处的苏格喊道。

  苏格这才反应过来,他之前一直在想要怎么增加大唐的耕牛存栏量。

  如今倒是有了一个想法,不过得慢慢来,一时之间也做不到爆发式增长。

  当然了,也不是不可以,方法是有,一个字,抢!

  草原上的民族兄弟们,谁家牧场里没几头牛?

  如果脸皮够厚,直接上门抢一波就是。

  但这样不是长久之计,苏格要做的是,持续不断的保证耕牛的存栏量。

  所以,他觉得或许可圈地搞牧场,然后推行青储饲料之法。

  不过在这套方法搞起来之前,估计还是得继续使用人力。

  而且他发现西北这里的地质好像比中原地区的差很多,曲辕犁都不够用了。

  所以,他觉得有必要搞个更大的利器,八牛重犁。

  至于什么是“八牛重犁”?

  这是一种中世纪欧洲流传下来的耕种犁具。

  耕作时需要4—8头牛来牵引沉重的耕犁。

  有点麻烦,特别是了解到这个时代缺牛的程度,确实是一个大麻烦。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八牛重犁绝对是开荒的利器,妥妥的适合西北地区。

  就是这个八头牛,是真的让人吃不消。

  “咦,对了,李大亮这哥们不是在搞民族大团结么?”

  突然苏格脑海之中一个小闪电划过。

  “搞民族大团结的过程中,肯定会有辣么一些民族兄弟不怎么团结的。”

  “这些人,人道毁灭什么的,太浪费了。”

  “用来拉犁什么的不就刚刚好嘛,对,就这么决定了!”

  苏格想到这里的时候,顿时心情开朗了起来。

  赶紧跑过去找李大亮商量如何愉快的搞民族大团结。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